“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西安这座丝路起点,承载了无数历史记忆。近期,由中建二局负责钢结构施工的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二期展览中心项目完成封顶。从首根桁架升起、到最后一榀桁架落下,项目团队星夜兼程、攻坚克难,交出了80天完成1.7万吨钢构安装量的完美答卷。 作为国家级地标工程、“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项目建设始终面临着巨大挑战,其中摆在首位的便是前所未有的紧张工期。 “2020年12月底各展厅的工作面移交给我方时,留给我们的实际安装时间只有不到3个月,而我们要完成17000吨的高空安装量,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项目经理江拓现在回忆起来依旧满脸苦笑。 “起步就是冲刺,承接就是必胜”项目经理江拓决定大胆采用难度更大效率更高的平行施工法,即在7个厅同步开展桁架安装工作,形成“流水作业”。 可问题也随之而来,此时施工现场正是多工种交叉作业,势必会带来施工场地狭小、工程机械调度复杂等难题。项目生产经理谭林主动扛起责任,每天7点到达项目现场召开晨会,对大型机械进行实时规划。抢工最高峰时凌晨3、4点才能下班。为了更快地到达项目部,他选择与工人一起就近在板房休息,从而最大限度保障了工程进度。 施工流程的问题刚刚解决,项目面临的其它难题接踵而来。单榀桁架最大跨度达93米、重170吨,如何才能让桁架高空吊装时不变形走样,成了不得不克服的难题。项目技术团队在施工前,运用三维bim技术和midas、sap2000等结构分析软件,对工程6.4万余根杆件进行bim建模,通过反复进行施工模拟验算,对桁架受力状态进行校核及施工模拟分析,准确计算出了屋面钢桁架的“黄金分段点”及安装过程中的应力和位移,为后序施工提前做了“健康体检”。 “滑移!滑移!”一天中午吃饭时,刘方星突然回想起此前参加过的一场钢结构科技评价会,几个相似项目采用过“同步累积滑移”技术。 编制施工方案、进行专家论证、协调滑移团队……数不清多少个不眠夜,2月16日下午4时06分,桁架顺利滑移至预定位置。3分钟后,测量员小何看着全站仪兴奋喊道“偏差小于1毫米!”项目全员瞬间紧紧拥抱在一起。 此后,项目设置了滑移控制团队,每天进行测算,确保各段桁架间水平位移最大偏差均小于2毫米。 牛年除夕深夜,万家团圆的灯火渐次暗淡下来,项目施工现场依旧热火朝天。1300多名建设者往来穿梭在巨大的钢结构中,一幅壮观的“挑灯夜战图”正在展开。 地面上,大型切割机火花飞溅、大喇叭指挥声绵延不绝、各类工程车辆来来往往;高空中,200多名“蜘蛛人”们手持焊枪,星点焊花绣制钢铁穹顶。环顾四周,82台重型吊车次第伫立、嗡嗡运行。伴随着吊臂有节奏地挥舞,工程以每日超1000根构件的安装速度有力推进。 在全体人员的齐心协力下,3月15日重型展厅及登录厅封顶、3月24日标准展厅封顶。80天时间,中建二局创造了西安市高空钢构安装“新速度”,圆满完成了助力西安“国际会展名城”建设的历史性任务。(马驰海 、王东坡)
|